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加強一體聯動 推進技能型高校產教融合

2025年09月19日08:42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光明論壇】加強一體聯動 推進技能型高校產教融合

今年高考,職業本科分數線持續攀升,一些學校的投檔最高分超本科控制線。職業本科“異軍突起”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如何把握機遇進一步增強吸引力,成為技能型高校必須應對的課題。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首次將技能型高校納入國家高等教育頂層設計,作為與研究型高校、應用型高校同等重要的高等教育類型。2025年修訂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准》將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職業本科的培養目標分別定位為“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人才”,明確了技能型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具體來說,高技能人才強調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具備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突出技術技能的實用性和熟練度,專門性更強。而高端技能人才強調具備一定的技術研發與改造、工藝設計、技術實踐能力,能夠從事科技成果、實驗成果轉化,生產加工中高端產品、提供中高端服務、解決較復雜問題、進行較復雜操作,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專業性、復雜性和遷移性更強。

服務支撐產業發展是技能型高校的根本追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各個行業都迫切需要技能型高校培養更多高質量的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人才。新形勢下,技能型高校必須順應時代要求,推動產教融合從1.0版向2.0版升級,從供給高技能人才為主向供給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人才與技術創新服務並重躍升。

當前,技能型高校在產教融合方面仍存在亟待提升的空間。比如,有的技能型高校重技能輕素養,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人文素養、工匠精神的系統性設計和漸進式培養﹔有的校企合作僅停留於建立挂牌基地或安排短期實習層面,企業未深度參與課程體系開發、教學內容更新及教學過程實施﹔還有的學校缺乏對企業技術需求和人才規格需求的動態跟蹤與響應機制,未形成“產業需求變化—專業方向調整—課程內容優化”的閉環。此外,校企合作中的激勵機制,例如稅收優惠、設備投入補貼、知識產權歸屬界定以及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還需更多制度配套。要突破其中的瓶頸,須從幾方面精准發力。

產教融合是打破教育與產業壁壘、實現教育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的重要環節。技能型高校應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積極推動AI賦能產教融合,將智能制造、數字孿生等技術納入課程,加強與AI企業的深度合作,協力提高學生運用AI的綜合技能,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素養。同時,尊重人才成長規律,高度重視綜合素養提升,加強人文素養培育,融入工匠精神、勞模精神、企業文化與跨學科通識教育等,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此外,還應聚焦產業發展需要,動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校企在專業、課程、教師、課堂、教學資源等各個層面的合作。例如,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與國內領先的通信技術企業於2014年聯合共建全國首個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在此基礎上2025年又共建人工智能根技術產業學院,通過構建“體系、載體、社區”三位一體的合作路徑,產教融合從“互助共生”“互助共長”走向“互融共研”,不斷邁向更深領域。

進一步拓寬產教融合的廣度。技能型高校與產業聯系最緊密,須“政校行企研”多方聯動,與工業區、產業園等廣泛互嵌,靈活校企合作方式方法,增強教育的社會適應性和服務功能。積極打造強有力的社會協同,特別是國家推動的“一體(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兩翼(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工作,形成多方聯動的格局。廣泛拓展合作領域,從與單一企業合作,擴展至產業聯盟、工業區、產業園、科研院所等﹔從與本地企業合作,延伸至跨區域龍頭企業、產業集群、國際知名企業,深入推進教隨產出、產教同行,以技能型高校的積極作為支撐企業海外發展。合作方式可保持靈活,推動合作場景進一步立體化,從校內實訓、企業實習,拓展至產業項目孵化、訂單班、特色產業學院、企業辦學等實體化場景。

近年來,各地都在推進技能型高校產教融合,但效果差別較大。這背后,專業設置與產業動態適用程度、對產教融合政策的細化落地程度、地方政府對產教融合的支持程度均是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因此,提升產教融合效度,須進一步加強一體聯動,樹立“產業需要什麼人才、就設什麼專業”的理念,及時研究行業企業需求,校企共同研究培養方案,專業定位精准對接區域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人才需求結構,課程體系系統融入行業認証標准、企業技術規范、設備操作規程、崗位能力需求等,實現教學與生產實踐“零距離”。

與此同時,健全評價機制,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專業能力”的復合評價體系,引入企業專家、行業協會等共同參與評價標准制定,提升評價質效。完善保障體系,構建系統集成、配套完善的政策保障機制,促進產業、財政、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相互銜接,建立知識產權、經濟效益等資源權屬清晰的共享機制,激發校企協同創新動力。

(作者:許建領,系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