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海外中文學校

幫華裔青年“尋根” 為外國學生“開窗”(語文擺渡人)

黃小捷
2025年09月19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參加馬德裡愛華中文學校2025年暑假班中文課的孩子們。

  該校師生表演葫蘆絲。

  2019年2月,該校學生參加新春彩妝游行活動。

  2023年11月,該校學生創作的30幅書畫作品參加了當地書畫展。校長黃小捷(右)與西班牙藝術家弗朗西斯卡·布拉斯克斯在開幕式上合影。
  作者供圖

  隨著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海外華文教育的高度重視,海外中文學校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如今,中文學校已成為推廣語言、弘揚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日益受到海外華裔家庭和學生的喜愛與認可。

  我從事華文教育已有30年之久。從一名海外教師到一校之長,從初期借教室創辦馬德裡愛華中文學校到自費購買校舍,從隻教授華裔學生到面向西班牙裔國際學生,開設校區數量從1個增加到4個……一切都朝著專業化、標准化、規范化的方向欣欣向榮地發展著。我堅信,這不僅是我和團隊憑借持續積累與不懈付出換來的碩果,更順應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的積極趨勢,是其自身強大影響力帶來的必然結果。

  國際中文教育需要薪火相傳,海外中文教師正是這條傳承之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他們不僅教授語言,更在潛移默化中播撒文化的種子。在馬德裡愛華中文學校,許多孩子入校時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后來隨著所學知識增多,同時受到中文教師言傳身教的影響,他們逐漸走近中國文化、愛上中國文化。

  特別是對一代又一代華裔青少年來說,這股力量能幫他們建立起與祖籍國的情感連接,清晰感知並認同自己的文化根脈。他們自豪於血液中流淌著的中國文化基因,主動了解中國社會、歷史和現代發展,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來到中國,親身感受這裡的生活與快速發展。

  我親眼見証了許多這樣的轉變。學生中,有的用中文開拓了職業新天地——

  吳萱是名出色的華裔學生,大學主修法律。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她憑借一口流利中文和對中國文化的深入了解受到青睞,成功加入西班牙的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隨后,她被派駐上海擔任首席法律顧問,不僅事業蒸蒸日上,還在那裡邂逅了愛情,如今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事業與家庭雙豐收,她的生活充實而幸福。

  另一名華裔女孩葉青,大學攻讀金融專業,中文水平優秀,曾獲得HSK(漢語水平考試)最高級別認証。正是這份語言優勢,使她在畢業后被西班牙某大型銀行錄用,並派往香港擔任分公司總經理。她年紀輕輕便承擔重要管理職責,憑借出色的語言能力和業務能力贏得同事與上級一致好評,實現了職業目標。

  有的從牙牙學語到成為“中國文化小大使”——

  今年16歲的克裡斯蒂娜,在5歲時就進入我校學習。雖然家裡沒有中文語言環境,但是因為喜歡我們的課堂,她一學就堅持了11年,連暑假班也堅持參加。現在,她不但掌握了很多漢字,具備良好的中文閱讀和口語能力,而且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2024年,在馬德裡中國文化中心的推薦下,克裡斯蒂娜作為西班牙賽區的唯一代表,參加了2024年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文化小大使”交流活動。憑借扎實的中文基礎和出色的才藝表演,她如願獲得“文化小大使”稱號,受邀前往北京出席頒獎典禮。在全家人陪伴下,她第一次踏上向往已久的中國土地,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還有的外國學生從學習者成長為傳播者,投身教師行列延續這份事業——

  艾琳娜是西班牙本地學生,進入我校學習后對中文產生了濃厚興趣。經過8年的堅持和努力,她在一次“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西班牙賽區中拿下一等獎,獲得前往北京參加全球總決賽的資格及獎學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深造幾年后,她不僅能說一口流利中文,還主動學習少林功夫,生活中熱愛中國美食和舞蹈。現在,她已經成為西班牙特內裡費海島官方語言學校的中文教師,致力於將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傳播給更多人。

  這些故事生動說明,海外中文學校不僅是學習語言的課堂,更是華裔青少年了解祖籍國、找到文化根脈、開拓人生道路的重要平台。不少學生因此而改變了個人發展軌跡,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寬廣、更堅定。

  國際中文教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長期事業。2011年11月,我校獲得了國務院僑辦授予的“海外華文教育示范學校”稱號。2024年12月,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授予我校“海外華文學校‘線上實習’基地”牌匾。我們深知,這些榮譽既是對學校過往成績的肯定,更賦予我們未來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

  (作者系西班牙馬德裡愛華中文學校校長)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