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 | 中國農業大學:講好田間地頭的“大思政課”

2025年09月15日12:01 | 來源:前線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兩委聯合前線雜志社策劃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9月13日聚焦——中國農業大學:講好田間地頭的“大思政課”。

原標題:“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 | 中國農業大學:講好田間地頭的“大思政課”

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主樓

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主樓

中國農業大學作為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始終牢記“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訓,將思政教育與農業實踐深度融合。從1973年扎根河北曲周改土治鹼的“科技長征”,到2009年建起第一個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中國農業大學的師生們讓青春扎根鄉村沃土,將貢獻寫在祖國大地,為加快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給科技小院的同學們親切回信,令全校師生深受鼓舞。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強農興農”為使命,堅持開門辦“大思政課”,在“特”字上下功夫,在“農”字上做文章,將思政課堂延伸至田間地頭、村屯農家,形成了具有鮮明農大特色的“大思政課”育人模式。

拓展“農”味載體,豐富“教”的廣度

中國農業大學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融入課程,形成“農味”十足的思政課教學體系。以“慕課西部行”為紐帶,帶領甘肅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等近50所中西部高校,就農業強國建設等內容高質量融入思政課開展集體備課,打造農科特色“思政+”虛擬教研室,形成教研共同體,開展同步課堂等教研活動10余場。同時,立足學校特色,建設涉農高校本科思政課教學資源庫,形成“農味”十足的教學案例庫、教學視頻庫,豐富教學資源﹔將“脫貧攻堅精神”“科技小院”等“三農”實踐案例融入思政課堂,讓思政課充滿“泥土芬芳”,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針對性和實效性。

開展“農”情教學,充實“課”的維度

農耕文化承載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中國農業大學結合學校特色開設“大國三農”“中華農耕文化:歷史與現實”等“三農”在線課程,全國400余所高校大學生累計學習1000余萬人次,成為現象級課程,獲得了較高的社會關注度。新時代的偉大變革與成就是思政課豐富生動的“活教材”,中國農業大學在課堂上邀請基層工作者、科技小院學生等走進課堂,立足於新時代偉大成就講授思政課,形成“教師專家講理論、基層干部講實踐、身邊榜樣講奮斗”的立體化教學格局﹔在課堂外開展“大學生講思政課”“大學生思政課微視頻大賽”等教學活動,聚焦“三農”,結合學生親歷脫貧攻堅、社會發展變化的感悟體會,由身邊人講述身邊事,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政課與信息技術融合,增強課程吸引力,以朋輩教育的形式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結合學校專業特色和校史校情,加強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單獨開設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課,設置特色課程模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祖國大地的生動實踐。

發揮“農”事優勢,延展“學”的空間

中國農業大學建好“第二課堂”平台,延展實踐場域,用好社會課堂,發揮學科和平台優勢,有效促進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深入融合,打造立德樹人全場景,切實提升育人實效。依托科技小院、涿州農場、教授工作站、合作企業等實踐育人平台,組織師生參與勞動教育、社會實踐、志願服務、主題宣講等實踐活動,厚植愛農情懷,引導學生理解和講好新時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故事,在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中練就興農本領。發揮農林高校排頭兵作用,舉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 辦好農林高校大思政課”交流研討會、推進高等農林院校“大思政課”建設研討會等會議,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的同時,深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三農”情懷,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系化研究和學理化闡釋,為思政課教學提供堅實支撐。

強化“農”智賦能,拓寬“思”的場域

近年來,學校利用數字化技術打造思政課教學新形態,圍繞學校扎根河北曲周,改土治鹼,艱苦奮斗,使千年鹽鹼灘變為米糧川的故事,開設“曲周精神專題實踐”虛擬仿真課程,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通過“理論講授+實踐體驗+網絡互動”三維教學模式使思政課活起來。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思政課教學,制作“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微課”“百年大黨的30個故事”等思政類微視頻,微課程、微視頻在多個平台上線。學校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努力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搭建“思政開放麥”“思政微視頻”等網絡思政平台,打造“玉蘭杯”“銀杏杯”等網絡思政品牌,持續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學生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服務基層中解民生、治學問、長才干。

中國農業大學將持續拓展凝心鑄魂的思政載體,以科技小院為支點,撬動思政教育“大課堂”,讓“田間地頭”成為思政課的“實驗站”,讓鄉村振興成為思政課的“實踐場”,高質量推進“大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引導學生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挺膺擔當,為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