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暑假也是拔節時(快評)
充實的假期 多彩的生活(新時代畫卷)
暑期托管:從單純“看護”走向“托育結合”
家校社協同,提高暑期托管服務質量
古為今用 匠心巧思
小眾博物館成熱門打卡地(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職業本科,吸引力緣何日益提升
助力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
新型三角結構光照明顯微鏡問世
從學術新手到科研新星
人民網
>>
教育
>>
教育銳評
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4-01-16
國際傳播,高校大有可為
2024-01-03
讓科學大師劇成為“大思政課”生動教材
2023-12-21
著力打造經典傳承教材
2023-12-15
學校課后服務為學生“減負” 為家長“解難”
2023-12-12
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
2023-12-06
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 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步伐
2023-11-30
體教融合提升學生健康保障水平
2023-11-27
中國原創童書越發重“創造”
2023-11-23
讓學生在課間“動起來”(暖聞熱評)
2023-11-23
讓優質托育服務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時評)
2023-11-20
因時因勢創新愛國主義教育
2023-11-20
唱響青春之歌 逐夢體育強國
2023-11-16
堅持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2023-11-15
做好農民教育培訓,助力鄉村振興
2023-11-10
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學生須多方共同努力
2023-11-09
用鮮活表達方式引導青年
2023-11-07
完善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機制(人民時評)
2023-11-06
“實體書式生活”正在回歸
2023-11-06
用青年榜樣故事講好“大思政課”
2023-10-24
推動地方應用型高校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3-10-20
打造引才匯智“強磁場”
2023-10-19
以數字體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2023-10-18
讓教育從“有數量”到“有質量”
2023-10-10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
2023-10-09
北京中考改革,改的不僅是那一“考”
2023-10-09
堅決守好科技倫理底線
2023-10-09
激發科技創新的青春力量(教育時評)
2023-09-28
加強高水平評論人才培養
2023-09-27
項目化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023-09-25
上一頁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教育銳評
暑假也是拔節時(快評)
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大家談·選…
讀懂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更高期待
從錄取通知書的“語病”說開去(有事…
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人民時評…
期待更多“實驗室一切險”(微觀)
本網原創
專訪王成善院士:讀懂深地“芯”聲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鄔小撐:鍛造強師隊伍…
2025年京藏兩地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
中國音樂學院大學生記者團赴浙江開展社…
從大運賽場到全民健身,青春力量在躍動
汲取“八一精神”中的奮斗力量
研究表明:我國本科職業教育呈現深化研…
中國科學家精確測定月球“嬰兒期”演化…
跨越八千裡:青春西行,大愛生根
第七屆教博會將於11月在珠海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