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年齡只是數字,追夢不分早晚”(追夢路上)
從“情緒價值”的流行看當代青年的社會心理訴求
兒歌,點亮童年夜空的星辰
暑期研學游,可別變了味兒(民生觀)
選擇研學游,該如何避坑(民生一線)
精准對接需求 培養技能人才
黑龍江出台科技小院培育行動計劃
太和學者架起文明互鑒橋
馬耳他少年迷上學中文
人民網
>>
教育
>>
大學
逐步揭開華南與東南亞中生代恐龍世界神秘面紗
2025-07-30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5-07-29
精研哲學社科,讓青春煥發人文華彩
2025-07-29
首張小麥抗條鏽病基因圖譜繪制成功
2025-07-29
科學家揭示影響鳥撞事故的關鍵因素
2025-07-29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以教育家精神賦能新時代大國良師
2025-07-28
第28屆“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開營儀式舉行
2025-07-28
沖上熱搜!多所高校宣布延長研究生學制
2025-07-28
走出校園 奔赴山海
2025-07-28
“碳圈”玩家上新了(育見·新專業)
2025-07-28
廈門大學奪得第二十四屆海辯賽冠軍
2025-07-28
安徽農業大學:“耕讀”在鄉村振興一線
2025-07-28
高校學生資助:接受愛,成為愛,傳遞愛
2025-07-28
兒童情緒認知發展規律被揭示
2025-07-28
中國農大科研團隊揭示土壤“越種越好”反饋機制
2025-07-25
“到西部去!讓青春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綻放”
2025-07-24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構建具有韌性的農食系統是當務之急
2025-07-24
重慶新增15個市重點實驗室
2025-07-24
空間RNA醫學讓治療“按圖索驥”
2025-07-24
全球首張小麥抗條鏽病基因圖譜繪制成功
2025-07-24
小小微生物,啟發農業“新思維”
2025-07-24
一群走進“護苗學堂”的年輕人
2025-07-24
我科學家揭示4.36億年前海洋生物如何“社交”
2025-07-24
雲南發現5種新記錄魚類
2025-07-24
弘揚理論傳播主旋律 激揚青年奮進正能量
2025-07-24
數智賦能思政課建設
2025-07-24
錄取通知書,“出圈”背后意蘊深
2025-07-24
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決賽將於8月舉行
2025-07-24
首屆全球發展公共政策青年創新大賽決賽在人大舉行
2025-07-23
把畢業論文“寫”在實踐成果中(縱橫)
2025-07-23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教育銳評
暑假也是拔節時(快評)
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大家談·選…
讀懂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更高期待
從錄取通知書的“語病”說開去(有事…
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人民時評…
期待更多“實驗室一切險”(微觀)
本網原創
這個暑期,我們如何“逛博物館”?
以綠色為底色,祖國大地生機勃勃
第五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總結交…
中山大學校長高鬆:深植教育家精神沃土…
這個暑假,地大(北京)師生助力景泰藍…
“你隻管努力,剩下的都交給同濟!”
從“科技礦場”出發,在祖國大地上扎根
專訪王成善院士:讀懂深地“芯”聲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鄔小撐:鍛造強師隊伍…
2025年京藏兩地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