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年齡只是數字,追夢不分早晚”(追夢路上)
從“情緒價值”的流行看當代青年的社會心理訴求
兒歌,點亮童年夜空的星辰
暑期研學游,可別變了味兒(民生觀)
選擇研學游,該如何避坑(民生一線)
精准對接需求 培養技能人才
黑龍江出台科技小院培育行動計劃
太和學者架起文明互鑒橋
馬耳他少年迷上學中文
人民網
>>
教育
>>
大學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研討會舉行
2025-05-21
中央財大發布“青年最關注的十大財經熱詞”
2025-05-21
大連理工大學:年輕雙手傳承古老技藝
2025-05-21
科學家揭示植物生長素“搬運工”形貌
2025-05-21
首屆“中社杯”全國大學生社會服務實踐技能大賽決賽舉辦
2025-05-20
重慶一大學生掉化糞池遇難 高校通報
2025-05-20
南華大學醫用核素提取技術又有新突破
2025-05-20
天線微抖動可提升衛星導航精度
2025-05-20
科學家揭示真菌染色體分配新機制
2025-05-20
我國首艘海洋級智能科考船試航成功
2025-05-20
我學者提出全新DNA存儲系統
2025-05-20
第二屆首都高質量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召開
2025-05-19
2025年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啟動
2025-05-19
首都高等學校第63屆學生田徑運動會開幕
2025-05-19
140名專家“上崗” 助力寒旱特色農業發展
2025-05-19
大學課堂來了AI助教
2025-05-19
計算機視覺跨界 熒光顯微去霧技術問世
2025-05-19
我國首個腦機接口臨床與轉化病房成立
2025-05-19
學科交叉融合:智能時代的教育新生態
2025-05-19
重慶萬州:校地共筑“智慧田”
2025-05-19
打造科普盛宴 點燃科學夢想
2025-05-19
“天算星座”二期正式啟動
2025-05-19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清華大學聯合召開教育強國建設研究工作推進會
2025-05-19
中國首艘海洋級智能科考船“同濟”號試航成功
2025-05-16
“中國模聯三十年”2025北京國際模擬聯合國大會在京開幕
2025-05-16
“聲”入人心 北理工音樂“大思政課”點燃愛國情
2025-05-16
全國大中小學思政“金課”建設論壇舉行
2025-05-16
杜銳:高校要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中“實干答題”
2025-05-16
“希望巴中兩國青年人開展更多教育文化交流”
2025-05-16
有些辣椒自帶“降辣神器”?
2025-05-16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教育銳評
暑假也是拔節時(快評)
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大家談·選…
讀懂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更高期待
從錄取通知書的“語病”說開去(有事…
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人民時評…
期待更多“實驗室一切險”(微觀)
本網原創
這個暑期,我們如何“逛博物館”?
以綠色為底色,祖國大地生機勃勃
第五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總結交…
中山大學校長高鬆:深植教育家精神沃土…
這個暑假,地大(北京)師生助力景泰藍…
“你隻管努力,剩下的都交給同濟!”
從“科技礦場”出發,在祖國大地上扎根
專訪王成善院士:讀懂深地“芯”聲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鄔小撐:鍛造強師隊伍…
2025年京藏兩地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