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年齡只是數字,追夢不分早晚”(追夢路上)
從“情緒價值”的流行看當代青年的社會心理訴求
兒歌,點亮童年夜空的星辰
暑期研學游,可別變了味兒(民生觀)
選擇研學游,該如何避坑(民生一線)
精准對接需求 培養技能人才
黑龍江出台科技小院培育行動計劃
太和學者架起文明互鑒橋
馬耳他少年迷上學中文
人民網
>>
教育
>>
滾動新聞
機器人跳群舞,有啥“基本功”
2025-08-19
第二十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揭曉
2025-08-19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進行大幅改革
2025-08-19
劇院連台戲 相約過暑期
2025-08-19
行走贛鄱大地 感受文化魅力
2025-08-19
充實的假期 多彩的生活(新時代畫卷)
2025-08-19
暑假也是拔節時(快評)
2025-08-19
暑期托管:從單純“看護”走向“托育結合”
2025-08-19
家校社協同,提高暑期托管服務質量
2025-08-19
小眾博物館成熱門打卡地(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2025-08-19
古為今用 匠心巧思
2025-08-19
職業本科,吸引力緣何日益提升
2025-08-19
助力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
2025-08-19
新型三角結構光照明顯微鏡問世
2025-08-19
從學術新手到科研新星
2025-08-19
我科學家對恆星觀測有新發現
2025-08-19
這個暑假,地大(北京)師生助力景泰藍非遺傳承
2025-08-18
“你隻管努力,剩下的都交給同濟!”
2025-08-18
從“科技礦場”出發,在祖國大地上扎根
2025-08-18
文學陸游還是文化陸游
2025-08-18
不斷提升田野調查的知識創新功能
2025-08-18
田野調查:扎根基層沃土 錘煉學術真功
2025-08-18
兩岸青少年武漢切磋輪滑球技藝
2025-08-18
行攝寶島
2025-08-18
活用AI科技,香港青少年盡展創意
2025-08-18
從“經驗科學”到“精確科學”
2025-08-18
深入企業一線 提升職業素養
2025-08-18
以“三個強化”鑄魂賦能培育能源報國奮斗者
2025-08-18
我科學家破解可穿戴設備供電難題
2025-08-18
微塑料粒徑變化影響植物氮吸收機制被揭示
2025-08-18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教育銳評
暑假也是拔節時(快評)
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
透視研學游的“冷”與“熱”(人民時…
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
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大家談·選…
讀懂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更高期待
從錄取通知書的“語病”說開去(有事…
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人民時評…
期待更多“實驗室一切險”(微觀)
本網原創
這個暑期,我們如何“逛博物館”?
以綠色為底色,祖國大地生機勃勃
第五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總結交…
中山大學校長高鬆:深植教育家精神沃土…
這個暑假,地大(北京)師生助力景泰藍…
“你隻管努力,剩下的都交給同濟!”
從“科技礦場”出發,在祖國大地上扎根
專訪王成善院士:讀懂深地“芯”聲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鄔小撐:鍛造強師隊伍…
2025年京藏兩地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